吃得太少易引起子宫脱垂 防治子宫脱垂怎么做

2018年05月26日 16:15 来源 : [db:来源] 热度 : 8
责任编辑 : 管理员
管理员
性别 : 女    爱好 :
关于本文的作者
现代女性常常为了保持苗条的体形,吃得越来越少,但你可知道,吃得多固然会因增加脂肪带来烦恼,但吃得太少也会造成很多困扰。美国一份电子杂志新近刊登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称,控制饥饿的激素同时也对生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医学研究表明,当吃得太少时,过度的减肥对女性的危害有很多种,不可忽视。

子宫下垂

吃得太少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第一种:胃下垂以饥饿法减肥的女人常常感觉食欲不振、胀气、胀痛,这都有可能是胃下垂的征兆。轻度胃下垂的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部不适、饱胀、重坠感,在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第二种:脱发对身体过瘦的入来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均供应不足,因此头发频繁脱落,发色也逐渐失去光泽。如果过分节食,头发则缺乏充足的营养补给,头发若缺少铁的摄入,便会枯黄无泽,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脱发。因此,要均衡营养,不要盲目节食减肥。第三种:骨质疏松美国最近的调查研究发现:体瘦的女性髋骨骨折发生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高1倍以上。这是因为身材过瘦的人体内雌性激素水平不足,影响钙与骨结合。无法维持正常的骨密度,因此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第四种:贫血一般血液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常表现为乏力、头晕、下眼睑发白、面色苍白。贫血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跟许多原因有关,吃得少、缺乏营养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使得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就摄入不足。吃得少,基础代谢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肠胃运动较慢、胃酸分泌较少,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第五种:记忆衰退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吃得过少,体内脂肪摄入量和存贮量不足。机体营养缺乏,这种营养缺乏使脑细胞受损严重,将直接影响记忆力,于是人们就容易健忘了。有资料表明,减肥过多的患者就常伴有记忆力衰退的现象。第六种:子宫脱垂没有了足够脂肪的保护,子宫容易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下垂,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形成子宫脱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宫颈口感染,甚至宫颈炎。面对众多疾病的潜在威胁,医生提醒广大热衷减肥的女士们,应该提早注意自身的健康,不要舍本逐末,只追求一时的美丽。

子宫下垂怎么办

什么是子宫脱垂?ⅱ度: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轻ⅱ度 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翻脱出阴道口外。重ⅱ度 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翻脱出阴道口外。ⅲ度: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及全部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翻脱出阴道口外。防治子宫脱垂的有效方法第一、做好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孕,不要多生、频产,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尤其在农村更要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第三、使用新法接生,及时处理滞产,难产,减少盆底损伤;第二、加强孕期保健,定期做产前检查,增加营养,及时纠正胎位异常,预防发生滞产、难产。孕期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怀孕晚期,应适当休息,不要参加过重体力劳动。第四、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避免重体力劳动。产后休息42天,有产科合并症者应适当延长。休息时注意卧位姿势,以侧卧为宜。半月后可行胸膝卧位锻炼,每日1-2次,每次5-10分钟或更长。产后做产后体操,做腹肌和提肛肌收缩锻炼。早下床活动,但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也应避免久站、久坐、久蹲。有便秘、腹泻、咳嗽等应及时治疗。产后42天应做妇科检查。第五、妇女的经期、孕期、哺乳期、产褥期、更年期要做好保健工作。发生子宫脱垂要积极进行治疗。可根据情况使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可用子宫托,把脱垂的组织托住,而减轻症状。子宫托种类很多,选择应注意大小。一般子宫托有大、中、小三号,必须事先配戴。放置后在腹压增加时不脱落,且又无撑胀不适感为合适。

大家都在看

枸杞的最完美吃法你知道吗

枸杞的最完美吃法你知道吗

据《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具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2021年01月28日 17:14
春天吃海鲜注意4个要点

春天吃海鲜注意4个要点

海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每天吃一次海产品,远离过量肥肉带来的胆固醇,新鲜味道每一天。另外,海鲜中含有的多种元素能很好地帮助人们治疗各种小毛病,是延年益寿的好帮手。

2021年01月28日 17:12
睡前减肥5个要领 从此告别包子脸

睡前减肥5个要领 从此告别包子脸

牛奶当中含有色氨酸,能镇定大脑,诱发睡眠,酸奶则能综合安神和瘦身双重功效,如果在酸奶中拌入自己喜欢的水果,切成果粒状,无疑可以兼收享受美味和安眠双重效果。

2021年01月24日 17:07
情趣避孕套应该如何挑选

情趣避孕套应该如何挑选

在性保健用品商店里,安全套的花纹和颜色种类日益丰富。这些小的改动对性生活有很大帮助。实际上,这些花纹的出现源自性生活中情趣的观念。

2021年01月24日 17:05
男性为何更爱细腰女

男性为何更爱细腰女

长期以来,窈窕纤腰是很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理想身材,而最近,苏格兰科学家最新研究又发现,腰细的女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住男人目光,并且会对男人产生强烈的性吸引。

2021年01月24日 17:03
女人最想要什么样的完美性爱

女人最想要什么样的完美性爱

我们学哲学、美学、计算机……学很多“可能”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但很少有人学过下面讲述的“一定”会让你快乐的知识……你知道女人想要什么样的性爱吗?最得女性青睐的性爱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2021年01月24日 17:00
中药副作用小于西药 但不要盲目跟风喝中药

中药副作用小于西药 但不要盲目跟风喝中药

导语:据99中医新闻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中医的好处,有些人生病了更愿意吃中医治疗。中药汤剂熬制到一定程度,达到有效成分的浓度平衡。

2021年01月19日 17:25
营养学家推荐的超级食物

营养学家推荐的超级食物

各种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各不相同。著名的美国营养专家StevenPratt博士等人对多项研究进行了综述,他发现有些食物可以减少我们的疾病,并出版了《超级食物》一书。

2021年01月11日 15:40
为何建议多吃葡萄干

为何建议多吃葡萄干

葡萄干是极富营养的干果,可补铁,降胆固醇,促进直肠健康等。怀孕妇女食用葡萄干有益于身体健康,对胎儿有益.

2021年01月11日 15:36
谷雨养生喝什么茶比较好

谷雨养生喝什么茶比较好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效用;中医临床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2020年12月29日 15:23
儿童冬季饮食要注意什么

儿童冬季饮食要注意什么

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孩子容易感冒生病。那么孩子在冬天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冬季保持宝宝健康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免疫力,所以要多注意饮食。以下是一系列小建议,妈妈们可以参考

2020年12月29日 15:19
冬天为什么脸发烫发红

冬天为什么脸发烫发红

医学界认为,冬季脸部红润发红的现象称为脸部潮红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特别是干燥多风的低温天气,室内外温差会较大,所以骤变的温度会导致脸部微血管收缩力减弱或爆裂,从而使脸蛋泛红。

2020年12月28日 14:54
春季宝宝皮肤护理推荐

春季宝宝皮肤护理推荐

尽管春天经常下雨,但到处都湿。但人体皮肤还是很容易干痒,尤其是宝宝容易起湿疹。春天该怎么给宝宝保养肌肤?笔者推荐几种预防春季皮肤病的小方法。烘干。

2020年12月28日 14:47
冬季头皮养护小技巧

冬季头皮养护小技巧

冬天来临,日益干燥的环境和对紫外线的忽视不仅伤害皮肤,而且使头皮脆弱,导致头皮干燥,头皮屑增加,头痒,头发干燥等许多问题。想要自己的头皮健康,不妨来看看这几个头皮养护的小技巧。

2020年11月24日 13:51
最适合小雪节气后的养生方式

最适合小雪节气后的养生方式

小雪节气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平时一定要做好养生工作,那么你知道小雪节气后应该怎么养生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11月23日 13:56
预防因昼夜温差大而感冒的方法

预防因昼夜温差大而感冒的方法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那么如何预防预防因昼夜温差大而感冒呢?

2020年10月13日 14:19
秋冬季节饮食防护注意

秋冬季节饮食防护注意

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就会让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季节性的疾病,要想不被疾病缠身,饮食防护方面就要注意。以下几点小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2020年10月13日 14:14
秋季养生这4点要注意

秋季养生这4点要注意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秋季也不例外。季节不同,养生的方法也就会变得不同,应该顺应季节进行养生。那么我们在秋季养生的时候,哪些方面应该重视呢?

2020年10月12日 14:02
这4种健康养生茶特别适合秋季喝

这4种健康养生茶特别适合秋季喝

众所周知喝茶能够有益身心健康,那么你知道秋季适合喝哪些茶吗?

2020年10月12日 13:58
秋季这些预防疾病的小知识 你一定要知道

秋季这些预防疾病的小知识 你一定要知道

秋天常见的疾病很多,特别是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即使环境没有太大变化,身体也很难抵抗,其实这是抵抗力差的表现。那么有哪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呢?

2020年10月12日 13:47
RSS